《小窗幽记·集醒篇第一》1.52【原文】轻与必滥取,易信必易疑。【白话】升米恩、斗米仇,一斗米养个恩人、一石米养个仇人,告诉我们一个生活常识,帮助人要适度,适度助人是件好事,不仅利人而且利己;过度助人是件坏事,不仅害人而且害己。人心,人心这个东西很奇妙。人心这个奇妙的东西以思、以想、以念、以情、以欲等方式,像池塘底部冒出或大或小、一个或多个水泡一样,浮现到我们的意识层面,让我们觉察到。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地觉察到所思、所想、所念、所情、所欲等,那么,我们的心就没有被所思、所想、所念、所情、所欲等这些客人带着跑,我们的心依然保持着主人的身份而没有沦为客人;如果我们不能够及时觉察到所思、所想、所念、所情、所欲等,那么,我们的心就被所思、所想、所念、所情、所欲等这些客人带着跑了,我们的心就丢失了主人的身份而沦为客人了,能不能觉醒,一要看机缘,二要看修行。初步了解了人心这个奇妙的东西后,懂进去“轻与必滥取,易信必易疑”这两句话难度就明显降低了。“轻与必滥取”,一方无条件地给与,另一方就一定无条件地索取,而且胃口越来越多,欲壑难填,双方的心都丢失了主人的身份而沦为客人了。“易信必易疑”,轻易相信、信任一个人说的话、做的事,这种相信和信任的力量是脆弱的,是经不起考验的,一有风吹草动就开始怀疑,这类人的心也丢失了主人的身份而沦为客人了;跨越信与疑障碍的是佛学中的“四依四不依”,即依法不依人、依义不依语、依智不依识、依了义不依不了义,慢慢懂进去,落实行动中,力量大得很。【注】1.轻,【说文】轻车也。【广韵】重之对也。 又去声。【广韵】虚正切【集韵】【韵会】牵正切【正韵】丘正切,並音庆。【集韵】疾也。【左传·桓十二年】绞小而轻,轻则寡谋。又【僖三十三年】秦师轻而无礼。2.与,【说文】党与也。【战国策】是君以合齐与强楚。【注】与,党与也。【管子·八观篇】请谒得于上,则党与成于下。 又【广韵】善也。【礼·礼运】诸侯以礼相与。 又【增韵】及也。【易·说卦】是以立天之道,曰阴与阳。立地之道,曰柔与刚。立人之道,曰仁与义。 又许也,从也。【论语】吾与点也。【管子·形势解】鬼神助之,天地与之。 又待也。【论语】岁不我与。 又【博雅】如也。【前汉·韩信传】大王自料,勇悍仁彊孰与项王。【注】师古曰:与,如也。【司马相如·子虚赋】楚王之猎,孰与寡人。 又施予也。【礼·曲礼】与人者,不问其所欲。【周礼·春官·大卜】以邦事作龟之八命,一曰征,二曰象,三曰与。【注】与,谓予人物也。 又助也。【战国策】吾将深入吴军,若扑一人,若捽一人,以与大心者也。【注】与,犹助也。 又类也。【周语】夫礼之立,成者为饫,昭明大节而已,少曲与焉。【注】与,类也,威仪少比类也。 又以也。【诗·召南】之子归,不我与。【朱注】与,犹以也,以谓挟己而偕行也。 又和也。【战国策】内寇不与,外敌不可拒。【注】𑨥犹乱,与犹和也。 又用也。【诗·唐风】人之为言,苟亦无与。【传】无与,弗用也。 又数也。【礼·曲礼】生与来日。【注】与,犹数也。 又语辞。【礼·表记】君子与其有诺责也,宁有已怨。 又容与,闲适貌。【庄子·人闲世】因案人之所感,以求容与其心。【注】以求从容自放,而遂其侈心也。【史记·司马相如传】楚王乃弭节,裴回翱翔容与。【注】索隐曰:言自得。 又【正字通】大与,官名,主爵禄之官。 又不与,国名。【山海经】有不与之国,烈姓黍食。 又姓。又【广韵】羊洳切【集韵】【韵会】【正韵】羊茹切,並音豫。参与也。【正韵】干也。【中庸】夫妇之愚,可以与知焉。【周礼·冬官考工记】国有六职,百工与居一焉。 又县名。【史记·曹相国世家】参以中涓从,将击胡陵方与。【注】索隐曰:地理志,二县皆属山阳。正义曰:与,音预。 又【正字通】疑虑未决也。通作豫。【前汉·昌邑王传】杨敞犹与无决。又【陈汤传】士卒犹与。通作豫。 又【集韵】【韵会】羊诸切【正韵】云俱切,並音余。语辞。【论语】其为仁之本与。【礼·檀弓】曾子曰:微与。其嗟也可去,其谢也可食。【疏】微,无也。与,语助。 又【诗·小雅】我黍与与,我稷翼翼。【笺】与与,翼翼,蕃庑貌。 又【论语】与与如也。【注】威仪中适貌。 又舒也。【前汉·礼乐志】朱明盛长,旉与万物。【注】师古曰:敷与,言开舒也。与,弋于反。 又人名。【书·舜典】垂拜稽首,让于殳斨暨伯与。【传】殳斨,伯与,二臣名。【释文】与,音余。 又山名。同舆。【山海经】敦与之山。【注】按名胜志作敦舆山。【又】苦山之首,曰休与之山。【注】与或作舆。 又【集韵】倚亥切,音欸。与也。◎按说文与训赐予也,一勺为与。与训党与也。今俗与字通作与。3.必,【说文】分极也。从八戈。戈亦声。【赵宧光笺】弋犹表识也,分极犹畺界也,故从八弋。 又定辞也。【诗·齐风】取妻如之何,必告父母。 又专也。【扬子·太玄经】赤石不夺,节士之必。【注】石不可夺坚,丹不可夺赤,犹节士之必专也。 又期必也。【论语】子绝四,毋意,毋必。 又审也。【后汉·刘陶传】所与交友,必也同志。 又果也。【后汉·宣帝纪赞】孝宣之治,信赏必罚。 又必育,人名。燧人氏之佐也。【羣辅录】必育受税俗。【注】受赋税及徭役,所宜施为也。 又【字汇补】赤犮必力。山名。河水所出也。见僧宗泐记。 又【古今字考】幷列切,音縪。组也。【周礼·冬官考工记】玉人之事,天子圭中必。【注】谓以组约其中央,以备失坠。◎按周礼考工释文,必即组也,读如縪者,俗读之也。弓檠之䪐从韦,正譌欲举以驳《说文》,迂矣,当以《说文》为正。又按必字不从心,《字汇》幷入心部。《正字通》因之,取其形似,便于检阅尔。4.滥,【说文】泛也。【增韵】水延漫也。【家语】其源可以滥觞。【注】滥,谓泛滥,小流貌。 又溢也。【水经注】其水阳焊不耗,隂霖不滥。 又刑溢曰滥。【诗·商颂】不僭不滥。 又窃也。【贾谊·新书道术篇】反礼为滥。 又渍也。【鲁语】宣公滥于泗渊。【注】渍罟于泗水之渊,以取鱼也。 又失实曰滥。【左传·昭八年】民听滥也。 又浮辞也。【陆机·文赋】每除烦而去滥。 又音之速疾而僭差曰涤滥。【礼·乐记】狄成涤滥之音作,而民淫乱。 又【集韵】【韵会】並杜览切,音啖。竹声也。【礼·乐记】竹声滥滥以立会。【注】滥之意犹擥聚也。 又【广韵】胡黯切【集韵】【韵会】戸黤切,並音槛。泉名。【尔雅·释水】滥泉正出。或作。通作槛。 又水名。【前汉·地理志】降狄道东有白石山滥水。 又【集韵】鲁敢切,音览。与灠同。渍果也。【礼·内则】浆水醷滥。郑注:滥以诸和水也。纪莒之闲,名诸为滥。【释文】干桃干梅皆曰诸。 又【集韵】卢甘切,音蓝。邑名。【春秋·昭三十一年】黑肱以滥来奔。 又胡暂切与鉴。同。陶器,如甀大口,以盛冰。【周礼·天官】春秋治鉴。或从水,亦作□㽉。 又浴器也。【庄子·则阳篇】同滥而浴。5.取,【说文】捕取也。从又耳。【玉篇】资也,收也。【广韵】受也。【增韵】索也。【礼·儒行】力行以待取。【史记·鲁仲连传】爲人排难解纷,而无取也。【管子·白心篇】道者,小取焉则小得福,大取焉则大得福。又【韵会】凡克敌不用师徒曰取。又【前汉·王莽传】考论五经,定取礼。【注】师古曰:取,读曰娶。又【集韵】【韵会】【正韵】𐀤逡须切,音趋。【集韵】取虑,县名,在临淮。又【集韵】雌由切,音秋。【前汉·地理志】留浚仪。【注】师古曰:取虑,县名。音秋卢。取又音趋。又【集韵】【韵会】【正韵】𐀤此苟切,音趣。【杜甫·遭田父泥飮诗】今年大作社,拾遗能住否。呌妇开大瓶,盆中爲吾取。感此气扬扬,须知风化首。又【正韵】索也。【诗·小雅】如酌孔取。【笺】谓度所胜多少。又【六书本义】𖥔通用伸,伸通取。训索,取转声,与娶趣字同。又【古文奇字】朱谋㙔曰:古文取,疑当从与声。人与而我取也。6.易,【说文】蜥易,蝘蜓,守宫也。象形。祕书说:日月为易,象阴阳也。【易·系辞】《易》者,象也。【疏】《易》卦者,为万物之形象。【又】生生之谓易。【注】阴阳转易,以成化生。【疏】隂阳变转。【周礼·春官·大卜】掌三《易》之灋:一曰《连山》,二曰《归藏》,三曰《周易》。【注】易者,揲蓍变易之数,可占者也。【孔颖达·周易正义】夫易者,变化之总名,改换之殊称。【朱子·周易本义】《易》,书名也。其卦本伏羲所画,有交易、变易之义,故谓之《易》。 又【易·干卦】不易乎世。【注】不为世所移易也。 又【易·系辞】日中为市,致天下之民,聚天下之货,交易而退。【公羊传·宣十二年】交易为言。【注】交易,犹往来也。 又【书·尧典】平在朔易。【传】谓岁改易。 又【礼·祭义】易抱龟南面。【疏】占易之官也。 又【史记·项羽纪】赤泉侯人马俱惊,辟易数里。【注】正义曰:开张易旧处。 又姓。【姓氏急就篇】易氏,易牙之后。 又水名。【水经】易水出涿郡故安县阎鄕西山。 又州名。【广韵】赵分晋得中山,秦为上谷郡,汉置涿郡,隋为易州,因水名之。 又【广韵】【集韵】【韵会】以豉切【正韵】以智切,𐀤音异。【易·系辞】干以易知。【疏】《易》谓《易略》。 又【易·系辞】辞有险易。【注】之泰则其辞易,之否则其辞险。【疏】易,说易也。 又【礼·檀弓】易墓非古也。【注】易谓芟治草木。【孟子】易其田畴。【注】易,治也。 又【礼·祭义】外貌斯须不庄不敬,而慢易之心入之矣。 又【公羊传·文十二年】俾君子易怠。【注】易怠,犹轻惰也。 又【公羊传·宣六年】是子之易也。【注】易,犹省也。 又【论语】丧,与其易也,宁戚。【何晏注】和易也。【朱传】易,治也。 又【尔雅·释诂】平、均、夷、弟,易也。【注】皆谓易直。【疏】易者,不难也。又【庄子·刻意篇】圣人休休焉,则平易矣。 又【史记·礼书】能虑勿易。【注】易,谓轻易也。 又【韵补】叶余支切。【诗·小雅】尔还而入,我心易也。还而不入,否难知也。7.信,悫也,不疑也,不差爽也。【易·系辞】人之所助者,信也。【左传·僖七年】守命共时之谓信。又【尔雅·释地】大蒙之人信。【注】地气使然也。 又【左传·庄三年】一宿为舍,再宿为信。【诗·豳风】于女信处。又【周颂】有客信信。【注】四宿也。 又符契曰信。【前汉·平帝纪】汉律,诸乗传者持尺五木转信。【注】两行书缯帛,分持其一。出入关,合之乃得过。或用木为之。【后汉·窦武传】取棨信闭诸禁门。【注】棨,有衣戟也。 又古人谓使者曰信。与讯通。【史记·韩世家】陈轸说楚王,发信臣,多其车,重其币。【司马相如·谕巴蜀檄】故遣信,使晓谕百姓。 又州名。唐置信州,卽今广信府。 又姓。信陵君无忌之后。又复姓。【何氏姓苑】有信都,信平二氏。 又【集韵】【正韵】並升人切。与申同。【易·系辞】往者,屈也。来者,信也。【诗·邶风】于嗟洵兮,不我信兮。 又同身。【周礼·春官】侯执信圭,伯执躬圭。【注】信圭,刻人形伸也。躬圭,刻人形屈也。 又叶斯邻切,音新。【诗·小雅】庶民弗信。叶上亲。◎按《正韵》云:韩王信本与淮隂侯同名,嫌误读作新。今《叙传》韩信音新,是信本有平、去两音,其读平者亦音,而非叶矣。8.疑,惑也。【广韵】不定也。【易·干卦】或之者,疑之也。【礼·坊记】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。以爲民坊者也。【疏】疑谓是非不决,当用礼以章明之。 又度也。【仪礼·士相见礼】凡燕见于君,必辨君之南面,若不得,则正方不疑君。【注】疑,度也,不可预度君之面位,邪立向之。 又【广韵】恐也。 又【增韵】似也,嫌也。 又【尔雅·释言】戾也。 又山名。【淮南子·原道训】九疑之南,陆事寡而水事众。【注】九疑,山名也。在苍梧。 又神名。【山海经】符惕之山,其上多椶柟,下多金玉,神江疑居之。 又官名。【礼·文王世子】虞夏商周有师保,有疑丞。【疏】古者天子必有四邻,前曰疑,后曰丞,左曰辅,右曰弼。 又【韵会】疑陵切【正韵】鱼陵切,並音凝,定也。【诗·大雅】靡所止疑,云徂何往。【传】疑,定也。【疏】正义曰:疑,音凝。疑者,安静之义,故为定也。【庄子·达生篇】用志不分,乃疑于神。 又【集韵】鱼乙切【韵会】【正韵】鱼乞切,並银入声。【仪礼·鄕射礼】宾升西阶,上疑立。【注】疑,止也。有矜庄之色。【释文】疑,鱼乙切。又【士昏礼】妇疑立于席西。【注】疑,正立自定之貌。 又【集韵】【韵会】並偶起切,同拟。【易·文言】阴疑于阳。【礼·射义】不以公卿为宾,而以大夫为宾,为疑也。【注】疑,自下上至之辞也。【疏】疑,拟也。是在下比拟于上,故云自下上至之辞也。 又【韵补】叶鱼记切,音义。【易·升卦】升虚邑无所疑也。 又叶鱼求切,音牛。【贾谊·鵩赋】德人无累,知命不忧。细故芥蔕,何足以疑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旺润配资-成都股票配资-正规的股票配资-配资专业网上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